南方日报:【粤港澳】江珠合作将擦出什么火花?
点击次数:29881    发布时间:    来源:董有逸 潘晓晨

站在银湖湾围垦区的东南角观景台,辽阔的银洲湖海域绵延至远方,对岸的珠海依稀可见。从这里出发,到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只有60公里左右。

江门、珠海,同为珠江西岸城市,一水相隔,地缘相近。但长期以来,二者之间经济合作关系并不如广佛、深莞、深惠等城市组合那样密切。在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背景下,“江珠”合作正迎来新的想象空间。

近日,江门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围绕对接港珠澳大桥,江门将充分发挥江门、珠海两地协同效应,以产业集群化、高端化、低碳化为目标,将台山东部和新会南部区域作为起步区,与珠海谋划共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

有专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大湾区城市间的竞合关系将进一步强化,珠海与江门有竞争,但同样有望形成互补,形成“1+1>2”的双赢局面。此次江门与珠海谋划共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正是大湾区时代下两地合作的新动向。一个是老牌工业重镇,一个是经济特区,两者的产业平台合作共建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合作基础

经济交往趋于频繁 交通距离大幅缩短

2007年,3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带着创业梦,在新会南部的沙堆镇创立海星游艇集团。在不到10年时间里,该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游艇制造商的行业“冠军”。随着游艇产业的高速发展,海星游艇时隔11年之后再次增资扩产。去年2月,该公司正式宣布在珠海市斗门区平沙镇投资2.5亿元新建豪华游艇项目,与新会生产基地仅一河之隔。

同为珠江西岸城市,近年来江门与珠海经济来往越来越频繁,在产业合作方面也形成一定的空间。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目前两地均布局了轨道交通产业。其中,中车(广东)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生产CRH6型动车组和地铁车组为主,中车珠海公司则以生产有轨电车为主。“两地的产品不一样,目前是错位发展状态,但在产业链上也存在一定合作空间,例如上下游的资源交换、人才交流、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可以尝试开展合作。”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前选说。

除了产业基础,交通的改善将是两地加强合作的另一个利好。目前来看,与广佛、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交通联系相比,江门和珠海的交通连接还可进一步加强。在广佛已实现地铁对接,深莞多条高速公路免费的今天,江门与珠海却仍无轨道交通直接相连。

但随着江门交通大会战的深入推进,江门与珠海的交通距离将大幅缩短。“从港珠澳大桥落桥点出发,通过西部沿海高速到银洲湖崖门出口约62公里;到台山广海湾约95公里。”江门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市将加快推进银洲湖高速、黄茅海大桥、江门大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等项目,建立直通珠海的快速通道。届时,珠海到台山的车程将由1小时缩减为30分钟。

更重要的是,交通通达度的提升,有望加快两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相较而言,珠海市在产业结构、创新资源等领域均具有比较优势;而江门工业基础较好,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也更有优势。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江门通过与珠海加强合作,除了有望在发展资源上形成互补,还可以更直接地接受港澳的高端资源。特别是大广海湾经济区作为全省最大的省级新区,规划面积3240平方千米,开发强度仅在5%左右,未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的最大平台之一,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台山对此早有谋划。该市市委书记李惠文表示,台山将深度参与打造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积极向上申报国家高新区和港澳合作试验区,尤其是把握珠海横琴自贸区扩区时机,在台山市谋划建设拓展区或产业配套园。


产业方向

合作空间广阔 先进制造业或成重点

按照江门思路,此次合作共建以台山东部和新会南部区域作为起步区,相对应的,珠海方面与之毗邻的产业园区为富山工业园和高栏港经济区。

目前,富山工业园逐步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电气、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知名企业包括格力电器、方正科技、华润热电、太平洋海洋工程、中国中车等。高栏港经济区则主打临港经济,以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港口物流为主导,辖区内世界500强企业相对较多,包括BP、壳牌、美国福陆、路博润、中国海油、神华等。
客观而言,珠海这两个园区在单位面积产值上与珠三角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以GDP产值更高的高栏港经济区为例,总面积380平方公里,2017年GDP为274亿元,每平方公里GDP约0.72亿元。而同期深圳全市每平方公里GDP近10亿元。实际上,与深圳、东莞等东岸城市相比,即便放眼珠海全市,也仍然有着单位面积产值不高的问题。这意味着珠海本身产业尚不饱和,难有溢出效应。

不过,这并不代表江门和珠海双方无法开展产业合作。实际上,由于双方共处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也共享同一个崖门出海口,产业方向比较类似。通过抱团的方式,更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实现对外招商引资。

“江门可充分利用合作区域先进制造业基础和港口条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先进制造产业。”有江门的观察人士表示。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江门和珠海可在合作区域内,加快建设一批省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支持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设,这对于双方的装备制造产业都大有裨益。

再如新材料产业,珠海高栏港区已将其作为主导产业,而江门也急需发展为中车配套的高端金属材料、为半导体照明产业配套的稀土功能材料,以及工程塑料、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双方也可以共建实验中心等研发机构,共同营造新材料产业发展生态。而且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众多,双方完全可以实现错位发展。

与之类似的还有电子信息制造业、环保产业等,江门、珠海均有一定基础,通过共建产业集聚区的方式,有利于合力打造产业生态,对内完善产业配套,对外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声音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台山将积极推进中开高速、黄茅海通道、台开快线以及广海湾港区5万吨级码头工程和进港航道等重点工程,近期重点推进市县两级国资控股的LNG项目,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优质平台;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方面,主动承接港澳深莞产业转移和科创走廊成果转化,新引入1家以上超20亿元且实力强、质量优、带动广的项目。

——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

对江门来说,利用其土地资源优势是大思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是大思路;把提升产业聚集度、人口承载率、就业率作为当务之急是大思路;做好配套服务,基础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也是大思路。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体改研究会会长周林生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岸城市之间实际上是有竞争关系的。不管与哪个城市合作,江门都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土地资源、侨务资源等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目前,江门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港澳年轻人到江门创业,是个不错的思路。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


■专家建议

发挥各自优势 “抱团”对外合作

江门要与珠海共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的消息传出,银湖湾迅速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该区域位于新会区南部沿海,与珠海斗门区隔海相望,地处省级新区——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启动区。近年来,由于珠三角其他地区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大广海湾经济区正成为众多企业投资的“黄金之地”。

正如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所言,“港珠澳大桥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随着更多的东西两岸交通通道建设,会有更多资源辐射到珠江西岸,使得江门可以发挥洼地优势,更好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如何有效释放大广海湾经济区作为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发展潜力?对此,江门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江门将以合作模式创新和龙头项目为引领,推动大广海湾区加快发展。

江门此次提出与珠海谋划共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就是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开展城市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合作思路虽已打开,但江门或珠海均尚未公布具体合作计划。对此,有观察人士指出,江门和珠海可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特别合作区的经验,探索两地合作新模式。实际上,江门此前一直在探索城市间合作共建的发展模式,分别与澳门和深圳合作开发新的园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江门与珠海的交通、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为两地深度合作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无论是深汕合作,还是广清合作,都有一个一线城市作为强力支撑。而珠海和江门均未能达到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这也注定江门和珠海的合作模式,无法照搬深汕或广清。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体改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认为,江门为更先进城市提供产业发展用地,嫁接合作城市的金融资源、产业资源乃至社会治理、行政法律管理体制是很好的办法。“但是,江门与珠海的合作,重点不是寄希望于珠海的产业溢出,因为珠海本身并没有很强的产业溢出效应。所以,江门与珠海的合作区,对内可以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研发机构,对外仍然应该瞄准深圳等发达地区,乃至与香港产业金融、深圳科技创新、东莞制造能力的融合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不要羁绊于既有的行政区域、行政理念,而要更多地着眼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协同发展效应。”


(本文转载自2019年1月15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