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海:县域大招商要知己知彼还须创新理念
点击次数:30425    发布时间:    来源:陈其海

    编者按:《小康》杂志2023年5月中旬刊【县域大招商: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源头活水”】专题,已采用作者部分观点。文章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zKxipgZ6l25gGHBL-hkKAg

    “招商引资”是耳熟能详的经济行为方式,在高质量发展旗帜引领下,“县域大招商”最近成火爆热词,并且作为县级政府“一把手工程”备受关注。区域发展对“招商引资”寄予厚望,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有特定商业逻辑和动力机制,一是产业迭代与产业转移的梯度发展理论,二是资源配置的优化与使用效率理论;三是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博弈成本增加而采用的现代沟通方式。表面上看,“招商引资”是导入资源、争夺资源的过程,其背后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县域大招商,一定要知己、知彼,更要创新理念。“知己”,就是各县域所在地,先要明晰自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明确区域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产业定位,产业生态,明确哪些招商对象适合本县,既招得进、留得住,又发展得好,还要不增加环境治理的负面风险。设定招商目标要切合实际,既不能盲目引进过于低端落后甚至有严重污染的产业,也不要好高骛远追求高大上、精尖特新的项目,必须结合本县域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环境,科学谋划招商引资大计。例如某个离珠三角中心城市较偏远的县,曾有咨询机构建议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认为是高增长的朝阳产业,战略上要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幸好分管的县领导有“自知”之明,认为本地生产生活条件与大城市相比落差太大,留不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级人才,支撑不了这种高大上项目落地,婉拒了。县域招商中的“一把手工程”首先要有这样的“知己”能力。“知彼”,是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要求的认知,包括对国土空间、环境容量、物流基础、营商环境的要求,也包括项目对当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匹配要求。对标项目生产运营的基本要求,点对点精准招商,必然事半功倍。多年前,西南某地谋划对一国际品牌电脑生产项目招商,事前详细了解项目对环境及生产细节的要求,为项目“量身订做”了规模化产业空间及配套设施,成建制式准备好项目“工厂”,“请君入瓮”,成功招引百亿投资大项目落地,这是“知彼”的威力。虽然大多数县域不具备这种“创造性”招商条件和能力,但事前做足功夫,充分了解招商项目落地要求,对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非常必要。

作者专题演讲文件截图

    县域大招商还必须创新理念,才能出奇制胜。传统的招商模式以招商会、项目路演等为主,相当于大海捞针,招和引双方信息不对称,有一定盲目性,成功率低;有比较成熟产业定位的县域,已经发展拿着产业版图去寻找合适项目拼图的招商阶段,招商方式也越来越创新,比如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大赛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等,招商创新手法值得肯定。基于大多数县域与经济发达、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市、前沿开放城市诸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等地存在距离远、信息不对称、考察时间成本高,招商难度大等实际,近年来,“飞地孵化器”等逆向创新模式,日益成为县域招才引智、科技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妙招”。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有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等核心要素,县政府或国企在大湾区建立“飞地孵化器”作为平台,实现“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逆向创新”,极大提升招商引资、招商选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广东顺德在深圳南山区建立的“顺创加速器”,以“创新载体+产业对接+科技金融”为运作模式,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通过“异地孵化”方式培育出数十家高科技企业落户本地,包括诺菲纳米科技等多家独角兽企业。“异地孵化”有效拓展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催生了县域招商引资的新形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域招商引资要充分考虑发展经济与环境治理,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前夕,作者聆听珠海前市委书记梁广大同志谈招商引资,梁书记坦言,对污染环境的项目深恶痛绝!在佛山南海任公社书记期间,看到当地一些企业污染地下水源深达百米,长此下去将面临人类断子绝孙的风险,所以他坚持珠海不引进有污染的项目。虽然对珠海前期产业发展带来少创收的压力,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年拒绝污染项目而得以“留白”的珠海西区大片“净土”和碧海蓝天,正是今天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财富。针无两头利,招商引资也是“双刃剑”,各县政府要把持好招商“冲动”,谋定而后行,切勿饥不择食,乱了方寸。各县域发展的事实证明,政策洼地招商已经过时落后,产业生态招商才是杀手锏。所谓“产业生态”,就是区域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高度融合、交易成本低、法治高效的产业发展环境。成熟的产业生态,包括本地产业生态和“飞地产业生态”,将是区域招商引资的最强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